不知道為什麼,離開美國後就很想念墨西哥菜,每次去美國出差都一定要吃上一兩餐不可。在大部分食物沒啥味道的瑞士,要吃香喝辣更是難上加難。公司附近有家墨西哥餐廳,只賣Fajitas, 一份要價快35瑞法,基本上只是鐵板盤上放青紅椒和肉條,包著餅吃,少了辣醬的墨西哥菜吃起來就是不過癮啊!
後來在蘇黎世經過墨西哥朋友推薦找到這家La Taqueria, 真是塊寶地啊!
不知道為什麼,離開美國後就很想念墨西哥菜,每次去美國出差都一定要吃上一兩餐不可。在大部分食物沒啥味道的瑞士,要吃香喝辣更是難上加難。公司附近有家墨西哥餐廳,只賣Fajitas, 一份要價快35瑞法,基本上只是鐵板盤上放青紅椒和肉條,包著餅吃,少了辣醬的墨西哥菜吃起來就是不過癮啊!
後來在蘇黎世經過墨西哥朋友推薦找到這家La Taqueria, 真是塊寶地啊!
自從我們最愛的餐廳Munsterhof搬到郊外變身Die Rose之後,我們就很少吃大餐,多是找中價位的新餐廳嚐試,不然很傷荷包。
前幾天去吃Belvoir Park,居然相當驚豔。它的裝潢、服務、菜式都很傳統,充滿舊歐洲式復古奢華,價格也很合理,當晚的服務人員非常活潑貼心,讓我們還沒離開就決定以後要常來造訪了。
上週末在家辦了個台灣趴,做菜招待朋友。說到台灣菜,當然少不了國民美食滷肉飯。
特地跑去肉品批發買了兩大片,近六公斤的豬五花,先用低溫清水「跑活水」去腥。以前聽很多人說歐美的豬肉有股臭味,我一直不相信,這次真的聞到了,乖乖多加一道去腥的手續,再換鍋水,加櫻桃酒(在瑞士米酒珍貴,我都用當地的烈酒櫻桃酒)和蔥滾燙過。切成小小塊的肉丁,用鑄鐵鍋下一點油、醬油、冰糖爆炒到微焦,加水、蔥段、炸蔥酥、五香粉、冰糖和滷包後進烤箱150度一小時,再悶到鍋冷,裡面就是軟爛黏膩、無敵下飯的滷肉汁了。
下禮拜要做台灣菜招待朋友,不擅長熱炒的我開出來的菜單都以燉煮蒸滷為主,以免到時客人一多驚慌失手,當場丟臉。
要以最少的工作量撐死十四個相當能吃的朋友,就要用澱粉啊澱粉!這禮拜先試做一下沒做過的水煎包,至少試吃也好,因為我在台灣從來沒吃過。
最近越來越懶得寫日記,工作上和生活上也沒什麼特別的事可以靠腰,部落格荒蕪許久,想說來紀錄吃過的餐廳也好,這樣想外食時翻翻舊文章就行了,很方便。
在物價貴到爆,餐廳周日幾乎都不開門,當地菜又普遍難吃的瑞士,外食對我吸引力很小。當然啊,若餐廳煮的比我難吃很多,還要收幾千塊台幣的話我在家吃自己就好了。但是朋友間聚會總是在外面比較方便,因為大家都要上班,平常日聚餐誰會有空煮,花錢在外面吃喝省事多了。試驗能吃的餐廳變成這些聚會的重要意義。朋友間有一個月一次的女子會,兩三個月一次的supper club, 還有偶爾敘舊或慶生活動等,算是很常可以吃遍蘇黎世和附近的餐廳。踩地雷的機率當然也很高,所以還是紀錄一下的好!
在義大利要吃得好是相當容易的事, 所以我很少費心要找到名店來吃. 已經來過弗羅倫斯不下七八次的我算熟門熟路了, 連大英都很驚訝地說我對蘇黎世都沒這麼熟(常常出門找不到路回家). 不過大英倒是第一次來, 之前他到過附近參加朋友婚禮, 只是那朋友很王八蛋的要求他們住在荒郊野外一個破莊園一個禮拜, 每天晚餐都是要客人自備食物來烤肉. 到了義大利還自備食物簡直是擔柴入山啊! 可能被之前自備食物經驗嚇過, 大英很早就訂了家米其林餐廳, La Bottega, 以免吃不好.
我們訂的位是七點半, 但是餐廳七點半才開, 開門後也先邀請我們去酒吧坐, 然後再東摸西摸不慌不忙弄到八點多才請我們入座, 走了一整天路的我們又餓又累, 看到麵包一上桌馬上狼吞虎嚥起來.
前幾天老友W來蘇黎世過境兩天,第一天帶她吃當地菜,她面露難色的吃完,為了滿足她的亞洲肚,第二天我在網路上找半天居然找到一家賣麻辣火鍋的店,而且在她下榻的飯店對面,方便的不得了,我們就跑去試了。
Lam Restaurant在蘇黎世Oerlikon火車站旁,8號出口走出來就到了。菜單上有不少熟悉的廣東菜(朋友W是香港人)和川菜,真想點,但是為了火鍋必須忍住,下次再回來試。我們點了火鍋,兩人份火鍋餐料還不少,種類很豐富,一人35瑞法。
大英說要宣導約克夏文化,決定將冰箱裡烤肉剩的香腸做成約克夏著名的家常菜,「洞裡的蟾蜍」,Toad in the hole. 這道菜基本上是將約克夏布丁材料倒進方盆,加入香腸去烤。通常是做成方型的,但是我們這次剩的香腸卻是圓的蝸牛型,他只好做成圓的版本。
昨天我們一行八人浩浩蕩蕩的在兩個喜愛戶外活動的朋友帶領下,認真體驗當地文化,上山去採野菇。光是在集合地點就知道我們八個人都是城市土包子,除了帶頭的兩個德國朋友穿著專業的登山防水衣登山鞋等裝備,我們其他人有人穿了短褲短袖還邊走邊拿湯匙吃優格,有人穿著大學破套頭棉衫夾腳拖還帶著啤酒,有人完全誤會穿成野戰部隊,另外一個誤會的則是穿成間諜行動用的全身黑衣黑褲還黑帽子。我雖然還小有常識的穿了長袖長褲,但是也很弱智的帶了把花雨傘後來在森林裡邊走邊撐。還沒入山一行人看起來就像白癡,好在帶頭的朋友們看起來滿內行的,其中一個還上過野外採菇課,一面走一面教我們要如何尋找野菇。
雖然是天兵,我們仗著人多勢眾時間多,在潮濕又不停下著綿綿小雨的森林裡搜尋了快兩三個小時後終於還是有點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