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搬到日本前我毅然辭職。除了是為搬家和處理全家在新國度的大小事準備外,也是打算預留時間挑戰傳說中嚴苛的日本主婦生活。以下省略一萬字,先說結論:我差點連滾帶爬跑回去上班,這根本魔王級任務了!
幾週前大女兒第一次加入日本公立幼稚園就讀,不得不說,小孩子的適應力真強,才去一天回來就滿口日文,上的心花怒放的,好像還交到了很多朋友。而媽媽我則是收到了一大疊說明書通知書簡介書,抱著頭研究密密麻麻的規定和做不完的手工。
去年搬到日本前我毅然辭職。除了是為搬家和處理全家在新國度的大小事準備外,也是打算預留時間挑戰傳說中嚴苛的日本主婦生活。以下省略一萬字,先說結論:我差點連滾帶爬跑回去上班,這根本魔王級任務了!
幾週前大女兒第一次加入日本公立幼稚園就讀,不得不說,小孩子的適應力真強,才去一天回來就滿口日文,上的心花怒放的,好像還交到了很多朋友。而媽媽我則是收到了一大疊說明書通知書簡介書,抱著頭研究密密麻麻的規定和做不完的手工。
最近兩三年,漢堡突然在瑞士大流行,很多漢堡專賣店或是餐廳紛紛推出各種不同口味、風格,我們也樂得到處嚐鮮。唯一不喜歡的就是價格而已。
像號稱從美國知名In and Out burgers挖來主廚的餐廳The Bite, 不但一位難求而且漢堡薯條飲料要分開點,一餐吃下來不少錢。深受學生和我們喜愛的平價速食式漢堡店Holy Cow雖然好吃又相對平價(在瑞士沒有便宜這種事),它的分店不多而且飲料是奇怪的瑞士可樂這點讓我小介意。雖然可以點水,但是吃漢堡配瓶裝水就是很詭異嘛。
這家餐廳應該不真的是餐廳,而是如它的名字一樣,是個品酒的店。老闆是墨西哥人,太太是瑞士人,非常親切友善,也很會推薦酒。主廚是流行餐廳Alice Choo來的,菜單東西不多但是很精緻好吃。
秋天到了,超市又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蘋果,一包都是毫不客氣的兩三公斤裝,除了奢侈的拿來榨汁外,我偶爾也會拿來做蘋果派。
無奈現在家裡有一個人不喜歡吃美式蘋果派,喜歡熱量高到爆表的英式脆片蘋果派。雖然甜點都不是什麼有益健康的食物,我也不想為了蘋果派得高血壓。改做了底下這超級簡單的蘋果蛋糕,沒想到很受甜食控歡迎。
不知道為什麼,離開美國後就很想念墨西哥菜,每次去美國出差都一定要吃上一兩餐不可。在大部分食物沒啥味道的瑞士,要吃香喝辣更是難上加難。公司附近有家墨西哥餐廳,只賣Fajitas, 一份要價快35瑞法,基本上只是鐵板盤上放青紅椒和肉條,包著餅吃,少了辣醬的墨西哥菜吃起來就是不過癮啊!
後來在蘇黎世經過墨西哥朋友推薦找到這家La Taqueria, 真是塊寶地啊!
下禮拜要做台灣菜招待朋友,不擅長熱炒的我開出來的菜單都以燉煮蒸滷為主,以免到時客人一多驚慌失手,當場丟臉。
要以最少的工作量撐死十四個相當能吃的朋友,就要用澱粉啊澱粉!這禮拜先試做一下沒做過的水煎包,至少試吃也好,因為我在台灣從來沒吃過。
最近越來越懶得寫日記,工作上和生活上也沒什麼特別的事可以靠腰,部落格荒蕪許久,想說來紀錄吃過的餐廳也好,這樣想外食時翻翻舊文章就行了,很方便。
在物價貴到爆,餐廳周日幾乎都不開門,當地菜又普遍難吃的瑞士,外食對我吸引力很小。當然啊,若餐廳煮的比我難吃很多,還要收幾千塊台幣的話我在家吃自己就好了。但是朋友間聚會總是在外面比較方便,因為大家都要上班,平常日聚餐誰會有空煮,花錢在外面吃喝省事多了。試驗能吃的餐廳變成這些聚會的重要意義。朋友間有一個月一次的女子會,兩三個月一次的supper club, 還有偶爾敘舊或慶生活動等,算是很常可以吃遍蘇黎世和附近的餐廳。踩地雷的機率當然也很高,所以還是紀錄一下的好!
在義大利要吃得好是相當容易的事, 所以我很少費心要找到名店來吃. 已經來過弗羅倫斯不下七八次的我算熟門熟路了, 連大英都很驚訝地說我對蘇黎世都沒這麼熟(常常出門找不到路回家). 不過大英倒是第一次來, 之前他到過附近參加朋友婚禮, 只是那朋友很王八蛋的要求他們住在荒郊野外一個破莊園一個禮拜, 每天晚餐都是要客人自備食物來烤肉. 到了義大利還自備食物簡直是擔柴入山啊! 可能被之前自備食物經驗嚇過, 大英很早就訂了家米其林餐廳, La Bottega, 以免吃不好.
我們訂的位是七點半, 但是餐廳七點半才開, 開門後也先邀請我們去酒吧坐, 然後再東摸西摸不慌不忙弄到八點多才請我們入座, 走了一整天路的我們又餓又累, 看到麵包一上桌馬上狼吞虎嚥起來.
有次打聽到小道消息說網路上有中國店在賣活螃蟹,為了吃而活著的我當然秒速找到這網站而且下單,沒想到這家店根本是看心情在出貨,我足足等了兩個禮拜多都沒消沒息的,前腳一出門去出差,他們後腳就送到,結果負責開門取貨的大英看到還在動的塑膠袋差點嚇死。
回到家後換我來對付這些螃蟹,其實老實說,我也很害怕,尤其這些螃蟹可以撐過我的出差五天還不死,簡直強者螃蟹來著。不過買都買了,總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決定拿去放生吧!在網路上估狗了半天,找到最人道的殺蟹方式好像是將海蟹放在自來水裡讓他溺死,雖然我對螃蟹會溺死這件事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但是不少人信誓旦旦說這方法好用,遠勝過拿鐵筷從眼睛中間刺穿容易下手,我這俗辣就馬上採用了。
這次回台灣連吃了兩家著名烤鴨店:龍都和宜蘭晶英紅樓烤鴨,兩家都以不同作風取勝。龍都的烤鴨皮脆肉卻超多汁的,而且醃的相當有味道,不用夾ㄧ堆甜麵醬,單吃也非常好吃。紅樓則是用創新手法做出鴨壽司、三星蔥餅皮,讓已經吃烤鴨吃習慣的我們(好奢侈的形容詞)有奐然ㄧ新的感覺。
這下好了,回瑞士開始有人念念不忘,去超市弄了隻冷凍鴨回來大聲宣布這週末吃烤鴨。
前幾天看到某電視台訪問影片, 受訪人是出了有名的Five Minute Artisan Bread這書的兩個師傅, 看他們介紹好像很簡單, 心癢也跟著做了一桶甜麵團. 這甜麵團的食譜在他們官網也有公開喔, 我只想玩一點點所以將比例減少:
甜麵團:
這是網路上的食譜,曾奪過美國簡易派烘培比賽冠軍的key lime pie. 不過我參考了網友們的改良配方,自己又因為懶將它改的更簡單,所以這是簡單到不行又看起來很專業的甜點,味道很清爽也相當好吃,大力推薦!
有次朋友們提起, 問我能不能做台灣菜給大家吃. 在問話的當下我正在人家家裡吃南非菜, 之前也去其他家吃過飯, 只好乖乖答應, 然後回家頭痛到底要做什麼才好.
我自己定義中的台灣菜就是小時候吃辦桌的菜色, 老媽煮的菜, 和平常自己喜歡吃的小吃. 辦桌菜色中最讓我期待的就是冷盤和燉湯, 冷盤裡多多少少會出現海蜇皮, 剁雞, 烏魚子之類的好康, 要是廣東菜色更是可以吃到燒烤類的拼盤, 總覺得這盤才是功夫菜, 不管被前面的人夾了多少, 轉到我這邊總還是有不少地方可以下手. 燉湯則是純粹喜歡辦桌師傅熬湯的香味, 不過這道菜中地雷的機率也高, 萬一端出來是甕型的我馬上就會失望, 不是彿跳牆不好吃, 是裡面通常太多芋頭被我當排骨撈到, 吃到會打擊很大. 老媽煮的菜單項仔細研究可能還可以如法炮製出來, 反正朋友們也沒人吃過正版. 但是這麼多人要來吃飯, 我不可能在不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做出一整桌菜, 所以也不用想了. 小吃類因為有很多可以偷吃步的方法所以我也認真考慮過, 像現成的麵線羹速食包或是冷凍食品, 但是又自私地怕萬一朋友不捧場, 那不白白浪費我辛苦搜括扛回來的美食?
這家在蘇黎世火車站走路約十分鐘的米其林一星餐廳是我在瑞士的最愛之一, 早在它未奪星之前我們就常來光顧, 小小的餐廳主廚是老闆, 品酒師加領班是老闆娘, 外加一條胖嘟嘟的店狗和兩個服務生就組成這個親切的團隊, 雖然價格走瑞士風, 並不便宜, 但是主廚的創意和每個月變化的菜單讓人充滿驚喜.
沒事在家做包子。我自行開發的懶人包子連揉麵都不用,將材料通通放進大盆子裏,用打蛋器打到成一團為止,再加配方裏需要的一點油,很快就可以打成漂亮的麵團,哇哈哈哈哈!
最近天氣變冷,特別想吃燉菜,原本想做燉羊膝,但是買不到羊膝,只好改做燉小牛膝的osso buco.
這個網上抓來的食譜不但簡單又爆好吃,我修改了一下配方(其實只是減少或是拿掉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加入平常愛吃的偏食性改法):
最近其實沒偷懶, 有很努力寫了好幾篇圖文並茂的落落長文章, 可是這裡的部落格常連線不好, 寫了一小時多的文章就在錯誤訊息和咒罵聲中消逝. 所以圖片特別多的威尼斯遊記和馬爾地夫遊記只好等部落格搬家後再寫囉! 害我之前還對寫好的文章超滿意的, 覺得自己幽默到爆, 現在看到照片腦中卻是一片空白.